1882年7月26日晚7時許,上海外灘一臺12千瓦直流發電機組點亮了15盞電弧燈。這15盞燈在藍色夜幕下綻放著潔白的光芒,標志著中國電力工業開始破土萌芽。后來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倡議將每年的7月26日定為中國電力主題日,從第一盞螢火的影影綽綽,到如今神州大地的流光溢彩,142年來,我國電力事業在砥礪奮進中走過了非凡歷程。
中國的電力工業起步幾乎與世界同步,1882年,英國人立德爾(Riddell)在上海創辦了一家電氣公司,中國成為繼法國巴黎、英國倫敦后的第三個擁有發電廠的國家。
但無奈當時的中國時局動蕩不安,中國電力工業雖起步不晚,但卻步履蹣跚、發展道路坎坷。
開端——1882
1882年,英國人從美國購進鍋爐、汽輪機和發電機等設備,在公共區域點亮了外灘的15盞電弧燈。
起步——1882-1949
電力是國家之經濟命脈,這一點在當時成為有識之士的共識,但是無奈中國的電力工業剛有起步,就經歷長達67年的軍閥混戰、外強入侵、戰爭破壞、外國資本控制和制約,電力工業發展遭到了重創。
艱苦創業——1949-1978
新中國成立后,國家把電力工業作為國民經濟先行工業和基礎產業優先發展,中國電力工業開啟了艱苦奮斗的創業時期。
1955年,我國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110千伏輸電線路——京官線建成,這比國外同等級遲了近50年。
1956年,第一套6000千瓦火電機組在安徽淮南電廠順利投入運行,從此結束了我國不能制造火電設備的歷史。
1969年,我國首座自行設計、施工、設備制造的百萬千瓦級水電站劉家峽水電站投產,實現了中國在水電領域從依賴外援到完全自主設計、施工的跨越。
蓬勃發展——1979-2012
1987年,國務院提出“政企分開,省為實體,聯合電網,統一調度,集資辦電”的電力改革與發展“二十字方針”,標志著中國電力行業向市場化轉型。
2002年,國務院發布《電力體制改革方案》,明確“廠網分開、主輔分離、輸配分開、競價上網”的電力改革方向,引入競爭機制,提高了電力行業的整體效率和服務質量。
2011年底中國發電量躍居世界第一。
綠色轉型——2012-至今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引領我國經濟走向高質量發展之路。在電力領域,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成為主流。
2013年底,中國發電裝機容量躍居世界第一位。
2016年,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送距離最遠、技術水平先進的特高壓輸電工程±1100千伏準東—皖南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開工建設。
如今,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的電力生產和消費大國,發電裝機容量、發電量、全社會用電量等指標均達到世界第一,無論是傳統的水電、火電、風電、光電,還是有極強技術門檻的核電,中國都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甚至成為引領技術發展方向,制定技術標準的領導者。
中國在電力能源領域所取得的成就,來源于無數投身其中的專家人才,也來源于背后不斷攻堅克難、勇于創新的電力裝備制造企業。
白云電氣集團第一代創始人自1910年開始學習打鐵的技藝,給后人留下了難能可貴的打鐵精神。后來白云電氣集團經過一路發展,從手工打鐵過渡到機械加工,再到三箱裝配、成套設備制造,到如今集團化發展,幾乎緊跟著國家電力發展大趨勢,在參與國家各種重大工程建設中不斷夯實了企業的自身實力。
而白云電氣集團的第二總部、南京生產基地,更是共和國電力工業的“長子”,自1936年建廠后,誕生了中國第一只鋼化玻璃絕緣子、第一只套管,為國家電力重點工程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晉東南—南陽—荊門
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
2006年8月,1000kV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開工建設,這條起于山西長治,止于湖北荊門,橫跨了640千米的特高壓輸電線路,是中國首個特高壓輸電工程,白云電氣集團桂林生產基地為此次項目所研制的并聯電容器及其裝置和1000kV電容式電壓互感器等產品,獲得國際先進水平和國際領先水平的評價,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
特高壓多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
2020年12月,國家首個特高壓多端直流示范工程,同時也是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的多端混合直流工程——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正式投產送電。白云電氣集團鞍山生產基地為該工程研制供貨的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的±800kV柔性直流換流閥,實現了基于國產化IGBT功率器件的功率模塊研制和工程應用,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實現了核心電力設備的國產化,對于提升國家電力裝備制造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大型主變壓器套管
自主可控技術研究項目
2024年7月,白云電氣集團南京生產基地所參與的“大型主變壓器套管自主可控技術研究”項目通過研制階段技術評審,五項新產品(技術)中三項達到國際領先,兩項達到國際先進,標志著我國在大型電站進口套管國產化替代進程中取得階段性成果。
無數次的技術攻關,無數的電力能源工程項目建設,才造就了如今國人生活的便利,生產的飛速發展。回顧中國的電力發展道路,是一條篳路藍縷、艱苦卓絕的探索之路,從一片廢墟中走來,花了足足上百年的不懈努力,憑借著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的精神,攻下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而白云電氣集團,僅是萬千電力裝備制造企業中的一個小小縮影,卻也為國家電力能源事業的壯麗篇章中留下了一抹亮色。
如今的中國,早已跨越了讓億萬民眾普遍享有電力的基礎階段,未來的璀璨征途是站在“雙碳”的背景下,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白云電氣集團更加堅定“綠色智慧能源的踐行和引領者”的戰略定位,以“綠色能源、美好生活”為使命,持續打造數字化、電力電子、定制化解決方案三大能力,以堅實的產業、完整的產品鏈為基礎,堅持自主創新,積極建設示范項目,加快培育壯大產業生態圈,為中國電力能源事業持續迸發創新活力!